看完弘一法师的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,我彻底放下了!

星辉娱乐
最新动态
你的位置:星辉娱乐 > 最新动态 >
看完弘一法师的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,我彻底放下了!
发布日期:2024-08-25 00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林语堂说:“弘一法师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,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,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。”

他,一个从繁华商贾之家走出的少年,天赋异禀,涉猎广泛。无论是丹青、翰墨还是丝竹之音,皆能游刃有余。

然而,正当世人以为他会在尘世的舞台上继续闪耀时,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。在功成名就之际,他毅然决然地割舍了所有的世俗繁华,选择了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修行之路。

他的选择,让世人疑惑不解,他却以一句简单而深邃的话语回应:“执于一念,将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会自在于心间。”

在弘一法师的眼中,世间的纷扰与得失,不过是心灵自由的枷锁。唯有放下,方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
作家宋默在其著作《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》中,详细记录了弘一法师如何一步步清空心中的杂念,领悟到人生的真谛。

翻开这本书,我们仿佛能听到弘一法师内心深处的声音,告诉我们:生活中那些痛苦、烦恼和忧愁,其实都源自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与放不下。

图片

1

贪恋:心灵的无形枷锁

在书中,宋默记录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。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樵夫,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,于一棵古树下发现了一具价值连城的金罗汉。

这位原本一贫如洗的樵夫,一夜之间变得富甲一方,购置了田地,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。

然而,好景不长,他的心中很快被一种新的不安所占据。他开始夜不能寐,食不甘味,心中充满了对剩下十七尊金罗汉的渴望。

他的妻子见状,关切地询问他为何如此烦恼,樵夫答道:“我已得到一尊金罗汉,但还有十七尊未知的宝藏,我怎能安心?”

他的生活从此被无尽的欲望所困扰,最终在焦虑和渴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这位樵夫本可以享受他所得到的,却因贪恋更多而失去了一切。

书中对此评论道:“欲望如同一条无尽的锁链,一环扣着一环,永远无法满足。”

弘一法师,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,本可以享受世俗的荣华富贵,但他选择了放下。

他认为,一个人如果沉迷于物质的享受,就会越来越接近痛苦的深渊。因此,他拒绝了家人的照顾和信众的供养,选择了成为一名苦行僧。

他的生活中,只有最基本的物品:一双破旧的布鞋,一条旧毛巾,以及一件打了200多个补丁的衲衣。

他的饮食简单至极,常以清水煮白菜为食,甚至将别人丢弃的萝卜捡回来,吃得津津有味。尽管生活清苦,但他的内心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平静。

弘一法师曾抄录过这样一段话:“畏寒时欲夏,苦热复思冬;妄想能消灭,安身处处同。草食胜空腹,茅堂过露居;人生解知足,烦恼一时除。”

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,当人们陷入欲望的陷阱时,他们将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。只有学会知足,放下贪念,人们才能从欲望的深渊中解脱出来。

2

强求:执念的深渊

书中,宋默提及了弘一法师年轻时的故事,他曾被世俗的执念所困扰。

出身于富商之家的弘一法师,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,立志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抱负。然而,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,连续的考试失败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。

18岁时,他首次参加科举,却名落孙山。19岁,经过一年的苦读,再次尝试,结果依旧不尽人意。

面对连续的失败,他感到不甘心:“为何我文采斐然,却无法高中?”他整日唉声叹气,沉浸在焦虑与迷茫之中,无法自拔。

即使家中遭遇变故,他仍执意不肯放弃科举。23岁时,他再次参加乡试,结果仍旧是失败。

这次失败终于让他认清了现实:科举已非他的出路。他开始转变思路,投身于新文化运动,写话剧、编歌曲,展现出过人的艺术才华。

学成归来后,他不仅成为了高等学校的讲师,更成为了知名的艺术家。正是这次及时的放下,让他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。

书中提到:“世界上最大的牢笼,就是人内心的执念。”过度的执着,只会徒增烦恼;勉强追求,反而会失去更多。

弘一法师的故事告诉我们,需要适时放手,以平常心看待功名利禄,以欢喜心接纳得失起伏。顺其自然,放过自己,就是对余生最好的成全。

图片

3

怨恨:灵魂的枷锁

书中记载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:一个人在23岁时被诬陷入狱,经过九年的煎熬,冤案终于昭雪。

然而,重获自由的他并未因此释怀,反而每日沉浸在对陷害者的怨恨之中,终其一生都在愤怒与不平中度过。

到了73岁,身患绝症的他,面对牧师的安慰,才恍然大悟:他人虽只囚禁了他九年,但他的心却被怨恨囚禁了整整四十一年。

这让人想起曼德拉的名言:“当我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那一刻,我很清楚知道,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,那么我其实仍身在狱中。”

弘一法师亦深知怨恨之苦,他曾说:“一个放不下仇恨的人,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。”

他本人虽遭受过无数非议和侮辱,却从不记恨,总是以宽容和坦荡之心对待他人。他的母亲王氏过世时,遭遇了家族的不公对待,即便如此,弘一法师也未对刁难他的叔叔怀有怨恨,反而以礼相待。

弘一法师有一句偈语:“人褊急,我受之以宽容;人险仄,我待之以坦荡。”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怨恨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。

生活中,我们难免会遭遇不公与伤害,但报复和怨恨只会使我们越陷越深。真正的解脱,来自于放下恩怨,学会宽容与谅解。

书中还提到,放下怨恨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,更是对自己的救赎。当我们学会将伤害翻篇,让怨恨清零,我们便能从是非的纷扰中抽身,轻装上阵,每一步都充满力量和自由。

4

心境:波澜不惊的平和

在这本书中,宋默还讲述了心境对于人生体验的重要性。

弘一法师在宁波云游时,夏丏尊居士得知他居住条件十分简陋,便提出帮助,但弘一法师却以一颗平和的心对待这一切,他笑着说:“臭虫也不多,主人待我很客气呢。”

弘一法师在《格言别录》中提到:“恬淡是养心第一法。”

他认为,扰乱我们的并非外界的纷扰,而是那颗无法平静的心。当我们学会看淡看开,便不会再被环境的好坏所困,不再为生活的嘈杂所扰。

书中还提到了星云大师的一个故事,他在前往讲经的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。当地政府为了不耽误时间,特意为他开出了一条通路。

然而,星云大师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,反而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,让随行的徒众反思:如果警车是押送他去监狱,他们的心情会如何?星云大师指出,无论上台下台,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,欢喜接受生活中的每一刻。

生活中的纷繁复杂和万物的变化,并不随我们的心意而转移。

我们能掌控的部分其实很少。琐事的牵绊、环境的限制、人情的纠缠,这些都可能成为束缚我们的藤蔓。但越是在艰难的处境中,我们越需要保持专注和自持,守好内心的平和。

弘一法师的生活哲学启示我们,无论遭遇何种不顺遂,都应放下不如意,释怀不顺遂,安顿好自己的心。这样,我们的生命便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净土,保持一份清净与自在。

结语

1918年,弘一法师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,那一刻,他不仅放下了世俗的荣华富贵,更拒绝了家人的挽留,选择了一条更为清净的修行之路。

他曾写道:“放下,即是解脱。”这不仅是他个人修行的写照,也是对世人的深刻启示。

在这本书中,弘一法师的一段话被记录了下来:“出家人的生活在人们看来或许清苦,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,他们不会认为这是苦,而是把苦当成乐,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。”

因为当一个人能够保持心澄意静,不被外物所动时,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悠然自得。

人生短暂,我们所经历的是是非非、好坏得失,都不过是瞬间即逝的片段。真正能够折磨我们的,并非外界的人和事,而是我们自己抓住不放的种种杂念。

只有当我们学会松开双手,甩掉那些无形的负荷,我们才能从束缚中解脱出来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